1. <track id="fufau"><i id="fufau"><del id="fufau"></del></i></track>

    <optgroup id="fufau"></optgroup><ol id="fufau"><output id="fufau"></output></ol>

      <track id="fufau"><i id="fufau"><del id="fufau"></del></i></track>
      <span id="fufau"><sup id="fufau"><object id="fufau"></object></sup></span>

      安徽皖能股份

      “十四五”期間能源行業將持續優化市場布局和供給質量

      發布日期:2021-03-15 瀏覽次數:933

             編者按 站在“十四五”開局之年的歷史節點上,能源行業開辟新篇章、構建新格局,嚴格落實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目標,重視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對于“十四五”能源發展路徑,行業專家積極建言獻策,共謀發展新篇。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及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多次強調未來發展重點任務:綠色轉型、深化改革,這也是能源行業未來發展的基調。

        當前,國家重視能源行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以創新驅動發展,協同推進能源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茉搭I域是能源行業防治污染的重要著力點,化石能源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此外,改革亦是優化產業布局的重要一環。我國正持續深化油氣體制改革,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以實現資源的科學配置,促進油氣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提升煤炭利用質量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對于過去5年這樣評價:污染防治力度加大,資源能源利用效率顯著提升,生態環境明顯改善。

        國家取得這樣的成績與能源領域的努力密不可分?!笆濉逼陂g,超低排放煤電機組達到8.9億千瓦。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率達到60%以上,替代散煤1.4億噸以上。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8.5%。

        對于今年污染防治和生態建設方面工作任務,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動煤炭清潔高效利用。

        燃煤發電超低排放是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的重要形式。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強調,因地制宜做好煤電布局和結構優化。

        國網能源研究院能源戰略與規劃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閆曉卿認為,煤電仍是目前技術經濟性綜合較優的調節電源,“雙碳”發展戰略下新能源將加速發展。為保障電力可靠供應和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煤電需要維持合理增長規模,以“增容量、減電量”的發展模式更多承擔系統調節功能,由電量主體逐步轉變為容量主體。當然,這種轉變需要對煤電價值進行充分體現,保障合理煤電投資的積極性。

        對于煤電布局和結構的優化,閆曉卿建議,對各地區而言,應做到因地制宜、防止盲目的“一刀切”政策。重點結合本地電力需求增長預期、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等隨機性、間歇性電源裝機占比、電力應急調峰矛盾突出時段內本地電源和外來電供應能力特征、民生集中供暖缺口規模和需求側響應能力等情況,對煤電發展布局作出科學研判和有序安排。同時,能源主管部門應盡快建立健全應急保障電源管理機制,為經濟社會發展護航。

        現代煤化工是實現煤炭從燃料向原料的“角色”轉變。我國煤炭資源相對豐富,適度發展現代煤化工產業有助于降低煤炭生產利用過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提升資源利用水平。

        全國人大代表、寶泰隆董事長焦云在接受《上海證券報》采訪時,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將陜北、蒙西等西部煤化工聚集地列入重點發展地區,給予大力推廣,促進此類示范項目的加速實施。

        加大天然氣消費比重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十四五”綠色轉型目標,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

        “十三五”時期,天然氣行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增加天然氣供給與利用是實現能源發展綠色轉型的重要抓手?!笆濉逼陂g,天然氣連續4年增產超過100億立方米。頁巖氣產量達到200億立方米,非常規油氣資源規?;_發成為新的增長點。四大油氣戰略進口通道基本形成。新增天然氣日供氣能力近1.5億立方米,新建天然氣管道2.6萬千米,資源配置能力大幅提升。

        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明確,要完善產供儲銷體系,認真抓好中俄天然氣東線、南線建設,力爭開工建設川氣東送二線、西三線中段等一批重大項目,全力打造“全國一張網”,積極推進東北、華北、西南、西北等“百億方”級儲氣庫群建設。

        散煤取暖是造成冬季大氣污染的主要原因。2017年1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10部門聯合發布《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明確到2021年,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達到70%,替代散燒煤1.5億噸。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再次強調“確保2021年實現北方地區清潔取暖率70%的目標”。

        國家電網產業投資基金公司高級工程師趙文瑛表示,2021年是《北方地區冬季清潔取暖規劃(2017~2021年)》實施的收官之年,也是建立長效機制、保障持續運行新的開始。北方地區清潔取暖各種技術路線中,天然氣供暖是僅次于清潔燃煤集中供暖的第二大供暖方式,供暖面積占比約三分之一,比重較高。目前,天然氣供暖主要采取燃氣鍋爐和戶用燃氣壁掛爐的形式,采取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取暖的較少。

        對于推進北方地區廣泛采取天然氣取暖的具體舉措,趙文瑛認為,2021年,我國仍需要做好氣源供應保障,以供定改,同時要盡快明確“十四五”期間補貼政策,避免出現“政策懸崖”。在“雙碳”目標下,供熱領域清潔與低碳路徑大致相同。一是做好節能工作,包括提高供熱效率、做好建筑節能等。二是針對電力系統“雙峰”特征進一步凸顯的問題,積極發展天然氣分布式能源(冷熱電聯供)可有效緩解冬季取暖、夏季制冷需求所帶來的電網高峰負荷壓力,優化能源利用方式,提高系統總體效率。同時,應加快推進儲氣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天然氣儲備能力。儲氣即是“儲能”,并且是一種大規模、長時間的季節性“儲能”的方式,可作為應對特殊情況下電力、熱力較長時間內供應短缺的戰略應急儲備。

        深化油氣體制改革

        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這樣評價“十三五”油氣體制改革成果:油氣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推動放開上游勘探開發市場,開展多輪油氣探礦權競爭出讓,組建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推動原油期貨成功上市,“X+1+X”市場體系加快形成。

        國務院提出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明確,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培育更有活力、創造力和競爭力的市場主體。

        針對油氣領域而言,放開市場、引入競爭是未來需要深化的改革任務。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指出,2021年要深化油氣體制改革,推動全面放開上游勘探開發市場,研究制定管網運行調度、管容分配和應急保供等規則,進一步穩定市場預期,不斷完善“X+1+X”的油氣市場體系,穩步推進油氣交易平臺建設。

        對于勘探開發市場,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認為,油氣勘探開發領域不斷深化改革,國家下一步將繼續放開勘探開發市場。我國最早由國有石油企業進行油氣勘探開發,而油氣資源一直以來是國有資產。民營企業逐漸進入勘探開發市場后,就涉及利益的分配問題,因此對于勘探開發的利益分配,必須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這樣油氣體制改革的推進也將更加順暢。

        對于未來研究制定管網運行調度、管容分配和應急保供等規則方面,國際清潔能源論壇(澳門)理事姜銀濤表示,首先要立規矩,公布國家管網公司調度運行條例、管容分配規則、應急保供細則,讓天然氣產業鏈上中下游不同主體清晰地了解自身應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履行什么樣的義務、享受什么樣的權益,相關方都按照統一的規則制度去行事。尤其涉及到利益劃分的管容分配,要公開詳細內容,讓大家清晰了解如何能夠公平、公開地申請到管容,要做好公開解釋說明與指導工作,相關方真正理解了才能認可,才能更好地配合推進油氣體制改革。

        姜銀濤建議,地下儲氣庫的庫容拍賣、LNG接收站的罐容拍賣、油氣管道的管容拍賣、LNG接收站的窗口期拍賣等,可以交給不以盈利為目的行業協會、交易中心、專業評估機構等。授權第三方來進行這些利益分配,可以更好地接受各方監督。

        推進油氣交易平臺建設方面,林伯強認為,全國多地已陸續建立油氣交易平臺,下一步應考慮如何做大做強交易平臺。當前油氣交易主要為國內企業間的往來。油氣交易的意義不止在于發現價格,參與度也很重要,應促使國外企業參與交易。油氣交易也受到上下游價格機制的影響,這也是油氣體制改革下一步需解決的問題。(來源  中國電力新聞網 王若曦)

      返回頂部
      女人18毛片A级毛片,成 人影片 AⅤ毛片免费观看,国内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天天爽夜夜爽人人爽